日前一名李姓婦人坐捷運時,因看見兩名北一女學生未主動讓出普通座,讓她氣得拍照PO文直罵可恥、「這是誰家女兒該作雞吧」,引發社會大眾對博愛座、與讓座行為的討論,長期定居在韓國的知名部落客「潔咪」對此有感,並透露同樣情況在韓國可說是大不同。
潔咪稍早在臉書專頁「潔咪的韓國進行式」分享自己在韓國搭地鐵的經驗,韓國這個長幼分明的社會,她說除了懷孕或帶著寶寶時,自己很少踏入地鐵的博愛座區,因為害怕異樣的眼光和年長者的態度,「更怕年長的阿鄒系(大叔)和阿朱嬤(大嬸)瞪你或是罵你。」
然而在一般座位區,大家都是用搶的,主動讓位的人少很多,除非明顯看出你非常需要座位,剛到韓國的她當時覺得「很神奇」,「因為我一直以為『讓位』是件很自然的事,不該以空間區分,更不該拿一把人性的尺來批判。」
潔咪又說,當她懷孕八個月時,有次坐地鐵因宮縮開始冒汗,她挺著大肚子站著搖搖晃晃的,但面前坐著的的上班族卻視若無睹,直到出現一位約60歲的大嬸一手把她拉住,防止她昏倒,還說:「孩子的媽,你挺著這麼大肚子真是辛苦了!我這裡給你坐喔!」才讓她面前的上班族自動讓位。
有此經驗,潔咪有感而發最常發揮公德心的,大多是40到60歲的長者,年輕人雖有讓位觀念,但反而是被動的,「有的長輩是『以身作則』,有的長輩是『倚老賣老』,有太多人吃過後者的虧」,因此讓本因從同理心出發的讓位,變成出自羞恥心才去做,變調為「被強迫的美德」,讓座或博愛座本身立意良好,卻往往會因傳達的方式不同產生偏差,潔咪最後強調「『身教』永遠會比『教訓』有用。」
(中時電子報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