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專訪》氣象預報金字招牌 林嘉愷:人生選擇都是放手一搏

台灣娛樂新聞

News 娛樂新聞 / 台灣娛樂新聞 277 瀏覽 0

林嘉愷專業中肯的氣象播報,讓他成為觀眾心中的金字招牌。(圖/蘇士亨攝)
林嘉愷專業中肯的氣象播報,讓他成為觀眾心中的金字招牌。(圖/蘇士亨攝)

新聞主播給外界的印象,不外乎就是專業、光鮮亮麗的一面,但鮮少人知道在邁向主播路上,得先經歷過許多考驗及經驗的累積,這次我們專訪民視專業氣象主播林嘉愷,他專業中肯不浮誇的分析,不僅塑立起好口碑也成為收視保證,而當年是在什麼因緣際會下踏入新聞圈?如何從一個來自彰化的鄉下小孩,轉變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主播?在和「老天爺」長期搏鬥下,背後又有多少不未人知的一面?就讓我們來一窺主播林嘉愷檯面下不為人知的一面。

主播林嘉愷在「氣象圈」耕耘十多年,也為自己打造出不敗的金字招牌,擁有民視「氣象王子」封號的他,回憶起當年會踏入此圈子,居然是因為「誤打誤撞」,他表示當年重考兩年才考上「文化大氣系」,其實當下對這門科系完全沒有概念,當年更是冷門到連畢業出路在哪都不知,但面臨將服兵役的壓力下,林嘉愷抱持著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的信念,便一人獨自從彰化北上就讀,不過他自曝上大學後最頭疼的是「電腦課」,因為從來沒用過電腦的他,當時連主機在那都不知道,也讓電腦課也成為第一個被當的科系。

畢業退伍後,林嘉愷踏入職場第一份工作,就是考取氣象局觀測員,為了能多領些薪水維持家計,他選擇僻地加級,因此被分配到陽明山鞍部測候站,雖然時間僅半年多,就因長官協助下回到局本部,不過他回憶起當時最難以忍受的,就是山上氣候過於潮濕,往往三四個小時除濕機就滿了,不過只在當地度過一個寒冬,算是相當幸運。

至於為何會從捧鐵飯碗的公職人員,轉戰需扛收視率壓力的氣象主播?林嘉愷表示福利被逐步刪減是主因,起出一個月工時是144小時,後來增加到192小時,有時還要兼任行政工作,加上長官卸責問題嚴重,讓他對此份工作逐漸灰心,恰巧民視新聞當時到氣象局挖腳,也讓他決定離職另謀出路,而且當下兩手空空,只領了筆公保繳的費用就跳槽到民視,此決定雖讓親戚頗有微詞,但由於這股年輕不怕死的衝勁使然,才造就「氣象王子」林嘉愷在新聞界的影響力。

(專題報導)

Comments